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其中,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冲突正以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方式,对全球纸浆市场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纤维成本的潜在上升,更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更多纸浆产能的关停风险,为本已充满变数的纸浆市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时期对木材贸易的高度关注,极有可能抑制市场对加拿大木材的需求。加拿大作为全球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其木材产业与美国的建筑、家具等行业紧密相连。一旦美国减少对加拿大木材的进口,将直接导致加拿大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即用于生产纸浆的关键原料——木片的供应趋紧。木片供应量的减少,势必推动其价格的上涨,进而导致加拿大生产商的纤维成本增加。
纤维成本的上升,将直接限制全球市场上加拿大纸浆价格的下跌空间,尤其对于目前价格已经接近边际成本的北方漂白针叶木浆(NBSK)而言,其价格下行空间将更为有限。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从根本上动摇了此前市场普遍存在的“未来几个月内,由于加拿大纸浆在美国市场受阻,将被迫以更低的价格倾销至东亚市场,从而拉低其在东亚市场价格”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逻辑在于,如果加拿大纸浆无法顺利进入其传统的主要市场——美国,那么为了消化过剩的产能,加拿大生产商可能会选择降低价格,将其纸浆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市场。然而,美加贸易冲突所导致的纤维成本上升,使得加拿大纸浆生产商在价格方面失去了更大的灵活性,从而使得上述理论的可行性大打折扣。
对于那些一直希望能够在美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削弱加拿大供应商长期以来在该市场的主导地位(2024年数据显示,加拿大NBSK占美国NBSK进口总量的81%),但对欧洲NBSK生产商来说,他们的这一希望很可能在3月底就已破灭。究其原因,是纸浆这一关键商品被意外地纳入了美国与欧盟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争端之中。
原本,欧洲生产商寄希望于通过关税壁垒等手段,提升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打破加拿大供应商的垄断局面。然而,随着纸浆被卷入美欧贸易摩擦,欧洲生产商不仅未能如愿,反而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本土的绒毛浆出口商面临着被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可能性正在显著增加,因为欧盟和中国是美国绒毛浆最大的两个出口目的地。一旦这些报复性关税落地,将对美国绒毛浆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进一步加剧全球纸浆市场的动荡。
在阔叶浆方面,巴西和乌拉圭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2024年分别占据其进口份额的85%和11%。这两个南美国家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高效的种植技术,成为全球阔叶浆的主要供应地。然而,在亲眼见证美国近期对待其贸易伙伴的方式后,全球行业参与者对于未来几个月内,来自巴西和乌拉圭的阔叶浆能够继续以零关税的优惠条件进入美国市场,几乎不再抱有任何信心。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使得任何国家都难以对其未来的贸易关系做出准确的预测。
总体而言,鉴于美国市场对进口纸浆的高度依赖性,以及美国本土的造纸厂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改变其用浆配比的现实情况,再加上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可能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有理由认为,2025年全球纸浆的贸易流向以及各个进口市场的份额变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出现显著的改变。这意味着,尽管存在贸易冲突的风险,但由于供需关系的短期刚性,全球纸浆的贸易格局在短期内预计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中国纸浆产业崛起:产能扩张与自给自足的战略转型
与此同时,中国的浆纸行业在过去的4年里,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新增产能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恰好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急剧萎缩的时间相吻合。中国拥有近600万公顷的人工桉树林,这些速生桉树林在过去曾大量用于与房地产相关的下游市场,包括胶合板和单板的生产、家具制造以及家居用品等。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对这些木材的需求大幅下降,导致桉木供应商被迫积极寻找新的下游市场以消化其庞大的木材产量。中国的浆纸行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全新的木材来源,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了一轮大规模的纸浆生产线投资热潮。这些投资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纸浆自给自足能力,也对全球纸浆市场的供需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预计到2025年,中国木浆的总产能将比2020年实现翻一番的惊人增长,新增产能高达1900万吨。这些大规模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体化浆线上。一体化浆线是指将纸浆生产与造纸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中国浆纸行业对一体化浆线的重点投资,使得中国漂白阔叶浆总需求中一体化纸浆的份额从2020年的25%显著提高至2024年的35%。
这意味着,中国在漂白阔叶浆方面的自给自足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进口纸浆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商品浆产能也有所扩大,进一步削弱了对进口纸浆的需求,使得国际纸浆供应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中国本土桉木的价格普遍低于从越南(中国主要的海外阔叶木片供应国)进口的阔叶木片的成本,本地木材的持续充足供应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抑制南美洲商品浆产能的增长趋势。南美洲,特别是巴西和智利,是全球主要的商品浆供应地,其生产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然而,中国本土桉木的低价优势,使得南美洲的商品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着价格竞争的压力,从而可能减缓其产能扩张的步伐。鉴于中国人口增长趋势的放缓以及高企的房地产库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房地产市场预计不会恢复快速增长。这意味着,与房地产相关的木材需求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回升,从而保证了中国市场桉木供应的相对充足。
因此,在中国市场对新建纸浆生产线的投资步伐仍在继续,且进口木片价格持续徘徊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桉木供应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充足。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本土的桉木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国内纸浆厂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产生的拉动效应,叠加印度尼西亚大规模纸浆产能扩张计划的实施,将在中期维度上共同推动全球木片市场的供应趋于紧张。印度尼西亚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纸浆生产国,其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一旦实施,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对木片的需求,从而可能推高木片的价格,对全球纸浆市场的成本结构产生影响。
中国纸和纸板市场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展望
在中国纸和纸板市场方面,在晨鸣纸业因巨额债务逾期问题于去年11月下旬宣布纸和纸板产能暂时停产后,市场开始出现企稳的迹象。晨鸣纸业作为中国主要的纸业集团之一,其如此大规模的停产,直接导致了市场纸和纸板供应的迅速收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价格托举的效应。市场供应量的减少,使得原本疲软的价格得到了一定的支撑。
然而,展望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纸和纸板市场的供应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玖龙纸业预计将新增年产130万吨的双胶纸产能和年产120万吨的白卡板产能。这些新增产能的投放,将有效地缓解市场上纸和纸板供应紧张的局面,甚至可能导致供应过剩,从而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晨鸣纸业正逐步重启其部分生产线,其中包括一台年产能38万吨的涂布纸机和一台年产能35万吨的白纸板机均已于3月中旬重新启动。晨鸣纸业的复产,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未来几个月中国市场纸和纸板价格面临下行风险的可能性。由于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几个月下游市场的需求将持续疲软,纸厂的买家对主要纸浆厂在3月份发布的涨价计划普遍表示抵触。买家普遍认为,在下游需求不振的情况下,纸浆价格难以持续上涨。
全球纸浆市场未来走向的关键影响因素
目前,中国市场的纸浆买家似乎正在积极游说,希望能够将纸浆价格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因为国际贸易争端的波动性仍然不明朗,给未来的市场走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从不利的方面来看,当前美国政府日益增强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加剧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使得利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高位,并抑制经济的增长,从而对全球经济的整体增长以及包括纸浆和纸板在内的相关产品的潜在需求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此外,美国可能实施的关税以及拟议对在中国制造和悬挂中国国旗的船只征收更高的港口停靠费用,可能会给本已紧张的全球供应链带来进一步的不稳定,增加全球贸易的成本和风险。
货币市场的波动以及主要纸浆产地的竞争力也受到了汇率变化的影响。欧元和巴西雷亚尔兑美元呈现出升值的趋势,这可能会提高以美元计价的欧洲和巴西纸浆的出口成本,从而对其在美国等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加元和人民币兑美元则持续疲软,这有助于降低加拿大和中国以美元计价的纸浆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未来几个季度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最终走向,将直接决定北方漂白针叶木浆(NBSK)和漂白桉木浆等主要生产商竞争力的外汇影响,以及这些地区吸引新的投资流入的规模。
而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全球的纸浆生产商一直在积极削减在2024年积累的过剩库存。通过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工厂停机检修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市场上的库存量。由于当前纸浆价格仍然接近周期性的低点,库存的减少使得生产商在与买家谈判时拥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有助于稳定甚至提升纸浆的价格。
在中国市场,新增的纸浆和造纸产能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与此同时,一些负债较高的中国纸业企业也可能面临削减产能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供应过剩的风险。此外,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将采取重大的经济刺激措施,旨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和提振国内消费,这些措施有望在今年下半年以及2026年对纸和纸板的需求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从而间接提振对纸浆的需求。
来源:Fastmarkets、全球印刷与包装工业
共享新时代,共享好资讯!本文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或其他公开渠道,但因转载众多,可能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再次向原创致敬!转载只为信息交流与学习分享,不用于商业目的,只提供资讯参考,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并且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果原作者或机构不希望被转载,或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