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说点什么呢?按惯例,自然还是圈内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
对A股来说,2023年算不上一个好年景。
截至12月29日收盘,上证指数报2974.93点,全年下跌3.70%;深证成指报9524.69点,全年下跌13.54%;创业板指报1891.37点,全年下跌19.41%。
最大的亮点是北证50指数,全年上涨14.92%,收报1082.68点。
在这跌宕起伏的一年里,印刷业上市公司的表现怎么样?
从新上市公司数量来看,2023年仅有南王科技、宏裕包材两家圈内企业登陆A股,相对2022年新巨丰、中荣股份、柏星龙等六家企业上市,显然是上市的小年。
新上市的企业不多,已经上市的企业市值走势又如何?
从整体上看,圈内上市公司的表现其实还不错:不算两家股市新兵,41家有2022年数据可为对比的企业,2023年收官市值为1927.46亿元,平均每家市值为47.01亿元,均同比微跌0.26%,优于深沪两市主要指数走势。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特殊情况:在这令人难忘的一年里,以票据印刷为主业的鸿博股份异军突起,市值暴涨318.04%,达到138.54亿元,贡献增量105.40亿元。
去掉鸿博股份,其余40家企业2023年收官市值为1788.92亿元,平均每家市值为44.72亿元,均同比下跌5.81%,优于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不及上证指数的走势。
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些圈内上市公司在2023年表现更强势一些,哪些又压力更大一点呢?
接下来,就为各位老板仔细扒一扒。
2023年印刷业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
在圈内43家上市公司中,2023年收官市值最高的依然是大佬裕同科技,达到255.98亿元。
裕同是圈内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市值能稳定保持在200亿元以上的企业,这也是它连续第五年蝉联圈内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榜首。
异军突起的鸿博股份,凭借138.54亿元的市值,位居裕同之后,排名第二。
印铁制罐巨头奥瑞金市值为106.53亿元,位居第三。
裕同、鸿博、奥瑞金是仅有的三家,2023年收官市值过百亿的圈内企业。
2023年印刷业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

注:表中“净利润”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简称
此外,市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还有九家。
由印刷跨界到跨境电商、白酒等领域的吉宏股份,市值为79.16亿元,位居第四。
两家正在推进业务转型的烟包印刷大佬劲嘉股份、东峰集团,市值分别为78.51亿元、74.46亿元,位居第五、第六。
老牌上市公司紫江企业,市值为71.29亿元,位居第七;由纸箱跨界到酒包、烟包、纸浆模塑领域的大胜达,为63.20亿元,位居第八。
背靠宝武集团的印铁制罐企业宝钢包装,市值为58.12亿元,位居第九;来自深圳的美盈森,为53.75亿元,位居第十。
软包装龙头永新股份,市值为51.14亿元,位居第11;印铁制罐企业昇兴股份,为50.60亿元,位居第12。
市值在30亿-50亿元之间的企业达到13家,比上年度的七家大幅增加。
票据印刷龙头东港股份,市值为46.65亿元,位居第13。
烟包印刷企业集友股份、工业纸袋和奶酪棒包装兼营的上海艾录、无菌包装企业新巨丰、瓦楞包装企业合兴包装,市值接近,分别为43.64亿元、43.32亿元、43.26亿元、42.49亿元,位居第14到第17。
主要服务于“六个核桃”的印铁制罐企业嘉美包装,市值为39.52亿元,位居第18;总部均位于西安的陕西金叶、环球印务,分别为38.90亿元、38.21亿元,位居第19、第20。
总部分别位于贵州、上海的烟包印刷企业永吉股份、顺灏股份,市值分别为38.09亿元、35.93亿元,位居第21、第22。
书刊印刷和教育培训双主业的盛通股份,市值为35.86亿元,位居第23;折叠纸盒龙头中荣股份、正在谋求转型的金时科技,分别为34.99亿元、34.06亿元,位居第24、第25。
市值在20亿-30亿元之间的企业,共有12家。
股市新兵南王科技,市值为29.56亿元,位居第26;印后设备龙头长荣股份,为28.79亿元,位居第27。
以塑料类药包产品为主的海顺新材,市值为27.93亿元,位居第28;标签设备企业炜冈科技,为26.40亿元,位居第29。
由界龙实业更名而来的上海易连、纸箱企业龙利得,市值分别为25.62亿元、25.43亿元,位居第30、第31。
以书刊印刷为主,正在转型的滨海能源,市值为24.01亿元,位居第32;智能卡基印刷企业澄天伟业,为22.39亿元,位居第33。
主打彩盒、标签类产品的翔港科技,市值为21.64亿元,位居第34;快递物流包装企业天元股份,为20.33亿元,位居第35。
以出口类创意印刷产品为主的创源股份,市值为20.28亿元,位居第36;烟包印刷企业新宏泽,为20.16亿元,位居第37。
市值在20亿元以下的企业,共有六家。
以CTP设备为主打的爱司凯,市值为19.94亿元,位居第38;以制盒机为主打的鸿铭股份,为18.82亿元,位居第39。
快递物流包装企业方大新材,市值为11.84亿元,位居第40;背靠安琪酵母的软包装企业宏裕包材,为11.57亿元,位居第41。
以酒包装闻名的柏星龙,市值为10.31亿元,位居42;以彩盒纸箱、展示类产品为主的佳合科技,为7.37亿元,位居第43。
看变化:涨跌泾渭分明,数量基本各半
对比2023年和2022年的市值排行榜,可以发现:不算南王科技、宏裕包材,在有数据可为对比的41家圈内上市公司中,市值上涨的有19家,下跌的有21家,持平的有一家,基本上可以说涨跌各半。
很有意思的是:上涨和下跌的企业,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比如,在2022年排名前22位的企业中,市值上涨的只有四家,下跌的达到了18家;在排名后19位的企业中,市值下跌的只有三家,上涨外加一家持平的达到了16家。
由此不难看出:市值原本相对较大的企业,在2023年下跌的压力更大;市值原本相对较小的企业,在2023年上涨的机会更多。
在19家市值上涨的企业中,鸿博股份以318.04%的涨幅遥遥领先。
当然了,鸿博市值上涨,与印刷主业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它借chat GPT的东风,拥有了AI算力的概念。
位居鸿博股份之后的是大胜达,涨幅达到75.95%;在北交所上市的方大新材,涨幅与大胜达相当,为75.67%,位居第三。
同样来自北交所的柏星龙、佳合科技,涨幅分别为69.29%、60.92%,位居第四、第五。
2022年收官市值均在20亿元以下的翔港科技、爱司凯,涨幅分别为42.46%、39.64%,位居第六、第七;上海艾录,涨幅为38.71%,位居第八。
一向表现活跃的吉宏股份,涨幅达到32.07%,位居第九。
2023年印刷业上市公司市值增长排行榜(单位:亿元)

此外,市值涨幅在20%-30%之间的企业,共有四家。
总部位于北京的盛通股份、总部位于天津的长荣股份,涨幅分别为29.27%、26.61%;永吉股份、龙利得涨幅接近,分别为24.84%、23.75%。
市值涨幅在10%-20%之间的企业,同样有四家。
总部位于深圳的澄天伟业,涨幅为18.91%;创源股份、东港股份、新宏泽,涨幅分别为12.67%、12.49%、11.01%。
合兴包装、永新股份涨幅均在10%以下,分别为6.87%、3.86%。
海顺新材市值与2022年收官持平,均为27.93亿元。
在21家市值下跌的企业中,有两家降幅超过30%:上海易连、新巨丰,分别为39.93%、33.33%。
此外,市值降幅在20%-30%之间的企业,共有六家。
2022年上市的炜冈科技,降幅为29.18%;正在艰难调整的滨海能源,为27.46%。
三家烟包印刷企业陕西金叶、劲嘉股份、集友股份,降幅分别为26.66%、26.18%、23.52%;宝钢包装,为23.07%。
市值降幅在10%-20%之间的企业,共有四家。
市值稳定保持在百亿以上的奥瑞金,降幅为18.02%;药包龙头环球印务,为17.83%。
顺灏股份、裕同科技降幅接近,分别为16.92%、16.81%。
降幅在10%以下的企业,共有九家。
东峰集团、金时科技、紫江企业,降幅分别为6.04%、6.04%、6.00%;中荣股份、天元股份,分别为3.64%、3.01%。
嘉美包装、鸿铭股份,降幅分别为1.98%、1.41%;美盈森、昇兴股份,分别为0.85%、0.39%。
从市值变化的绝对值来看,增量超过10亿元的企业共有四家。
鸿博股份为105.40亿元,大胜达、吉宏股份、上海艾录,分别为27.28亿元、19.22亿元、12.09亿元。
减量超过10亿元的企业,则达到了九家。
市值最高的裕同科技,比2022年收官减少了51.74亿元,市值处于相对低位。
劲嘉股份、奥瑞金,分别减少27.84亿元、23.42亿元,这两家企业2022年的收官市值均在百亿以上。
新巨丰、宝钢包装、上海易连,分别减少21.63亿元、17.43亿元、17.03亿元;陕西金叶、集友股份、炜冈科技,分别减少14.14亿元、13.42亿元、10.88亿元。
这些年,印刷业上市公司市值的跌宕
在上证指数多次保卫3000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跌幅达到13.54%、19.41%的情况下,41家印刷业上市公司2023年市值以微跌0.26%收官,表现还是不错的。
即使排除鸿博股份的影响,这么说也没有太大问题。
不过,凡事都怕深挖。
自在“印刷企业家”公众号码字以来,三好同学先后盘点过2016-2023共八年的印刷业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
一个有些出人意料的事实是:2016年,三好同学纳入统计的上市公司只有20家,收官市值为1834.66亿元;2023年,纳入统计的上市公司数量翻番有余,收官市值却只有1968.59亿元,仅增长了7.30%。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提升,并没有带来市值总量的明显增长。
在此期间,印刷业上市公司历年收官市值的低点出现在2018年,为1478.82亿元,当年上市公司数量为28家;高点出现在2021年,为2368,30亿元,当年上市公司数量为36家。

2016年以来印刷业上市公司收官市值情况
三好同学扒了一下,在这八年中,以历年可比上市公司为参照,有六年市值总量出现同比下跌。
其中,2016年和2022年降幅均超过20%,分别为26.15%、24.41%;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16.19%、19.81%;2020年和2023年降幅较小,分别为0.12%、0.26%。
两年市值总量实现同比上涨:2019年和2021年,涨幅分别为24.12%、20.69%。
看上去,印刷业上市公司的市值是不是易跌难涨?

可比口径印刷业上市公司市值增长情况
实际上,如果拿2023年与2016年可比的19家企业为参照,可以把印刷业上市公司在市值方面面临的压力看得更为清晰。
2023年,这19家企业的市值合计为1251.05亿元,比2016年的1751.12亿元下降28.56%。
19家企业中,仅有三家企业实现市值上涨:新宏泽、鸿博股份、吉宏股份,涨幅分别为96.49%、76.64%、31.80%。
这其中,鸿博、吉宏的上涨应该还是受益于新概念和跨界业务,与印刷业务关系不大。
部分印刷业上市公司市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这些年,印刷业上市公司的市值为什么在跌宕中向下、易跌难涨?
首先,自然与A股大盘的整体走势有关。
按收官点位计,2023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比2016年下跌4.15%、6.41%、3.60%。
不过,下跌是下跌,降幅可比19家印刷业上市公司的28.56%低得多。
所以,更多还需要从行业和上市公司自身找原因。
一方面,近年来印刷业越来越多地被资本市场视为传统行业,圈内老板未必服气,一时却也没有太多办法。
另一方面,部分圈内上市公司缺少进取心,创新无力、拓展无方,连续多年增长乏力,利润率低位徘徊,资本市场怎么可能给出好的估值?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当然还是要靠圈内各位老板奋起思变、不断进取,用创新改变行业的传统形象,打开企业的增长和盈利空间。虽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来源:印刷企业家 作者:王三好